详细信息

首页  >>  详细信息

我与中韩轮渡共成长

浏览次数:7533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5/6/15 10:32:48

伴随着集装箱吊车的隆隆响声,我装好了最后一个铅封,从集卡车上跳下,抬头望了望天空,太阳已冉冉升起。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,与我想象不同的是,工作在一个堆满了集装箱的码头而非宽敞明亮的办公室。

    我叫孙远,是中韩轮渡的一名普通职工。2005年大学毕业回到家乡,在网上看到连云港刚刚开辟了全省第一条既装载货物,又运送客人的国际班轮航线。运营这条航线的公司叫“连云港中韩轮渡”。幸运的是,它正在招聘员工,更幸运的是,我周六递送简历,周日面试,周一就已经成为了一名试用员工。

    那时,我们还在海事局一楼大厅办公,所有人都在这个大办公室里。因为刚成立,我们缺人、缺物、缺经验,任何业务都需要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工作前几天,我就接到命令:因为韩国空箱必须上铅封才能报关,所以我们公司的空箱出口前必须装好铅封。于是,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。

    慢慢的,我们的工作逐渐走向正轨,这个时候,我是一名单证操作员。由于公司初期缺乏货源,运营的相当困难,开会时老总跟大家说,我们每天的亏损相当于将一辆豪华小轿车推下大海。于是我彷徨了,是否公司会坚持不住?但很快我就坚定了信心,因为我看到,每个人都在坚守岗位,恪尽职责。大家紧密衔接,一丝不苟的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。

    很快,2005年下半年,我们就开始扭亏为盈。这时,我是一名市场人员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被派往义乌外驻揽货。外驻期间,我不断的听到好消息,我们的客户一天天的在增加,市场一天天的在扩大。直到有一天,客户找到我,说:“你们下周的舱位已经满了,可否给我再增订一个集装箱?”听完以后,我知道,我们的春天来了。

    接下来,2007年我们又开辟一条新航线——连云港到韩国平泽。初期的运营不甚理想,但有了第一条航线的经验,我们胸有成竹,稳扎稳打。业务迅速有了起色。08年的经济危机压不垮我们,09年的全球市场疲软我们一笑而过。我们已经建设成了一支敢打硬仗,能打硬仗的队伍,作为这个队伍的一员,我感到无比的骄傲。

现在,我们又成立了中韩旅游公司和中韩物流公司。今年年初我被调到中韩物流公司继续我的工作,接着履行我的使命。2014年已经是中韩轮渡的第十个年头,大学毕业以后,是中韩轮渡伴我一路走来,经历风雨,终见彩虹;将来,我仍要和中韩轮渡同舟共济,一同成长!

物流公司 孙远